关灯
护眼
    石州中药厂,在九十年代的时候生意还是不错的,所以没有经历过职工下岗这一个环节,但是最近几年由于生产设备的老化,销售模式的落后以及产品包装更新迭代的问题,面临着倒闭破产的状态,其实已经和倒闭没什么区别了。

    最近五六年了工人工资都没有发过,甚至退休金也是拖三缓四,所以年年中药厂的职工都要去上访,信访办看见这一帮子人就发愁。

    因为窟窿太大,所以一直没有人接手这个烂摊子,今年也不知道是引起了上面哪位领导的重视,市里头下了文件,要限期解决中药厂的遗留问题,所以最近市政府就把中药厂的所有问题全部交给县国资委来全权处理。

    按照国资委原先的计划是把中药厂所有在职员工全部买断工龄,退休人员工资不变,中药厂宿舍所有住户迁走,设备当成废铁处理,剩下地皮找开发商来开发建房,所得资金可以弥补一部分亏损。

    中药厂四十几亩地,在这个小县城里也值不少钱,也可以卖到两千万,但是这卖地的钱远远弥补不了要安顿员工以及解决后续退休金的问题,更何况还有一些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实是最笨的办法,但也是当下最无奈的办法,但是不论怎么招商引资,资本都是趋利的,前前后后也有不少客商来考察过,最后都不了了之,主要还是目前看来中药厂就是个赔钱货。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中药厂整体收购改制,连同债务一起收购,这样子对于政府来说是没有后顾之忧,以后也不用担心有人天天去上访了。

    当然这是在没有人收购的情况下上面的一个想法,具体还没有实施,在刘蕊打过招呼之后,国资委领导说可以见面谈一下具体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刘蕊走的是高层路线,所以国资委那边的态度也比较诚恳,关键是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烫山芋,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

    时间就约在了第三天的上午,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迫,当天下午刘蕊下班以后,在严文斌家里两人碰了碰头。

    这么大的一个事件,不可能不提前准备一些方案出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所以两人商量着写了一份详细的文案出来。

    这一段时间以来,严文斌也因为这个事情考虑了很多,心里也有大概的一个方案,中药厂是一定要拿下的,但是地皮只会象征性的出一部分款,员工方面他自然会全部接手,愿意留下的继续上班,不愿留下的工龄买断,退休人员工资待遇不变。

    新的厂房也不准备在旧址上重建,希望政府可以在城区周边重新划出一块地来盖厂房,因为就中药厂这一块地面积,相对来说有些局限,没有发展的空间了,不利于往后中药厂的发展以及扩大规模。

    除了这主要的问题以外就是一些其他的细节了,比如说可以要求政府的一些税费减免以及土地的优惠政策等等,只是这些细节就列了二十几条,当然能不能谈得成,就看后续的发展了。

    因为两人都不是专业的人士,对于很多政策性的东西以及细节性的东西,不能完全把控,甚至涉及到一些法律的问题,他们都是一无所知的。

    为了应对这次的谈判,严文斌让刘蕊在省城给他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们有专业的团队,也有相关的经验来处理这些事情,到时严文斌只需把握大方向就行,不过这一笔钱花的不少,足足三十万服务费。

    律师团队是连夜赶来的,总共有五人,第二天一早三方就在村委会办公室会面了,直到几人会面以后严国平才知道他的侄子玩了这么大的手笔,竟然要花几千万去收购国营中药厂,简直把他震惊的半天没缓过劲来!

    根据严文兵的要求,律师团队重新起草了正式的文案,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专业的确实有专业的好处,很多细节甚至是涉及到法律的一些问题,人家都给你标的明明白白的。

    因为涉及到几千万的资金,所以任何细节都马虎不得,而且其中涉及到几百个中药厂的员工,他们背后又涉及到几百个家庭,这都是与他们的生计息息相关,绝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严文斌在与律师团队的交流当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就比如说,用他现在的自有资金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撬动更多资金来投入到他后续的中药厂的改造当中,这其中涉及到抵押贷款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当然要不要走到这一步,要看半年以后灵芝的销量了,如果销量大涨,他自己的销售资金就够玩转了。

    国资委办公地点也在县政府大楼里,足足占了一层,今天出面参与谈判的,是单位的一二把手以及三位专业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