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悦回到家,杨再启拿出两张请帖,递给杨悦说道:

    “这是村长给的两张请帖,他闺女就要出嫁了,明天请客。”

    “怎么还给两张?”

    “这个石开辛,不仅给我一张,他也给你一张。从面上看,好像是他在高看你一眼,其实他就是想多收一些钱。据说,有好多人家都收到了他的两张请帖。”

    以往,村里人谁家要是办喜事,为了更加热闹,都会以请帖的形式,邀请其他人去捧场、吃酒席,这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是,一般来说,每一家只给一张请帖,现在,村长给了他们两张,意味着他们得随两份礼。

    “既然这样,明天咱俩都去呗,反正给了请帖,咱不能不去。”杨悦说道。

    “这石开辛也真做得出来!等你结婚的时候,咱也给他两张!”杨再启激动地说。

    现在,有些村官就这个德行,趁着自己在位,能多捞点钱财就多捞点,给你请帖了,你不敢不去,不去,日后他就会想法子整你,让你损失更大,杨悦想。

    杨悦打算明天和爹爹都去村长家吃喜酒,并不是因为石开辛是村长,也不是害怕石开辛日后跟他过不去。

    他是就事论事,既然你给了我两张请帖,我就去随两份礼,这是最起码的道理。

    至于石开辛是怎么想的,什么目的,他知道就行,并不在乎。

    吃过饭,杨悦来到收割干净的苞米地,被收割机切碎的秸秆,均匀地铺在地面。

    他打电话叫来了一辆大型旋耕拖拉机,把苞米地旋耕了一遍,所有被切碎的秸秆,都被翻到土壤下面,待腐烂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杨悦特意在靠近桃园边上的苞米地,留下了15米宽的地块,作为以后建设猪舍的场地。

    苞米地南边的15亩大豆,叶子已经泛黄,坠在枝上的豆角,鼓鼓囊囊的,眼看快要成熟。

    咚咚锵!咚咚锵!······

    村里的方向传来了锣鼓声!

    杨悦不知道,村里为什么会有锣鼓声,以前只有在个别人家有喜事的时候,才会花钱请锣鼓队,但是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多花这几千块钱的。

    因为这锣鼓,有也行,没有也中,少了它,事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有了它不过增加一点快乐而已,村里人最讲究的毕竟是那些比较实惠的东西。

    难道是石村长请的锣鼓队?

    这更不可能!

    石开辛虽然是一个村长,人却也很抠门,跟张得善一样,他断然不会花几千块钱,去请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利益的锣鼓队。

    况且,石开辛是明天请客,即便他请了锣鼓队,也不会今天就开始敲,多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钱。

    最重要的是,石开辛是嫁闺女,他就更舍不得请锣鼓队来表演了。

    那年他儿子石秀喜结婚的时候,他都没有请锣鼓队,何况是嫁闺女。

    锣鼓声一直在响着,越来越响,越敲越有劲!

    从声音判断,锣鼓队是从村头向村后去的。

    嘟嘟嘟!

    杨悦的手机铃声响起,是荷花打来的。

    “杨悦,你在哪里?你快回家!”荷花在手机里焦急地说道。

    “怎么了?”杨悦有些紧张地问,他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

    “潘九儿和那位阿姨又来咱们家了!”荷花说话有些兴奋。

    “他们又来干什么?”知道家里人没事,杨悦放下心来。

    “她们好多人,敲着锣鼓,潘九儿手里还拿着一块好看的红布,上面还写着字。”

    “上面写着什么字,荷花姐?”

    杨悦还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荷花说话这会儿突然这么费劲。

    “上面的字是: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荷花终于说出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