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吴明在城墙下找到了那把带着豁口的锯齿飞镰大砍刀,五个人飞身上离开了琢州城,连夜往高鸡泊而来。

    他们晓行夜宿,不敢走大道,钻山林小道,三天之后,就来到了河北故城县西南的高鸡泊外。

    吴明勒住战马放眼远望,给老子的,怎么像是到了水泊梁山一样呀?就见高鸡泊整个地势低洼,中间是矮山,环山是水泊,广袤无垠,芦苇丛生,一眼都望不到边。微风吹来,芦苇此起彼伏,碧绿一片,远山近水,相映成趣,煞是壮观。

    吴明看罢多时心说,给老子的,这真是举大义的好地方啊,这一片芦苇荡方圆少说要有几百里,这里面要隐藏个几万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吴明和窦建德正在观看,忽然,从芦苇荡里冲出几只小船,每条小船上都坐着一二十个喽啰兵。这些喽啰兵都是二十来岁的棒小伙子,一身农民打扮,卷帕罩头,穿着对襟无袖粗布衫衣,腰扎英雄带,除了水手外,都拿大刀、长矛、鱼叉、弓箭和盾牌等武器,站在船头,昂首挺胸,怒目而视。

    再看这些水手,一边四个,每条小船上八个水手,他们一起荡浆摇撸,小船如飞似箭就到了离岸边有十多米的水面上停住了。

    小船一字排开,中间一条船略大,应该是领头的船只。这只船的船头上站着一条黑面大汉,没戴帽子,圆胖脸,浓眉虎目,五官周正,五短的身材,手里拎着一口压把鬼头刀。此人姓周,叫周广海,是高鸡泊巡逻小头目之一。

    周广海一看来了五个生脸的,都骑着兵,拿着兵刃,在这里看了半天没有离开的的意思,便高声喊喝:"呔,哪里的狂徒,来这里窥探我们水泊不成?!"

    吴明没说话,窦建德马往前提,在马上一拱手道:"这位仁兄辛苦了,不要误会,请问你们孙安祖孙头领可在?"

    周广海听了这话,上下打量了窦建德一阵说:"你是什么人?"

    窦建德又一抱拳满面陪笑地说:"哦,在下姓窦,烦请仁兄通秉一声,就说故人窦建德求见。"

    "窦——建——德"周广海重复着,"哦,不巧得很,今天巡逻当值的是我们三寨主,你们要找的孙安祖是我们的二寨主,孙寨主有事不在山上,既然你们认识我们二寨主,那就是我们客人。不过,请你们稍等,我跟我们三寨主通秉一声。"

    "有劳,有劳。"窦建德笑着一抱拳表示感谢。

    就见周广海充手下一只船一摆手,那只小船上的人会意,一调头,像箭打的一样冲进芦苇荡,眨眼间就不见了。

    吴明等人在马上等了约有十多分钟,就见从芦苇荡里冲出一只大船。

    高高的桅杆上一面大旗迎风飘摆,上字写着一个斗大的"王"字。

    再看这只大木船船身高没有一丈也差不多,上面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喽啰兵,一个个跟刀砍斧剁的一样,精神抖擞,整整齐齐。手中的刀枪剑戟在阳光下一晃夺人的二目,光船两边的水手就多达几十人,真是人如猛虎,马似欢龙。

    船头上站着一员大将,往脸上看,此人不超过四十岁。一张紫威威的大脸,浓眉朗目,直鼻方口,微微有些黑胡须。头顶青铜盔,身披表铜甲,外罩紫红战袍,背后插弓,肋下配剑,旁边站着一匹青鬃马,鸟翅环得胜钩上挂着一条盘龙枪。

    "王铣?"吴明眼尖,离老远一眼就认出船头上这员大将,正是磨盘山的大寨主、被自己和张须陀擒住押在军营后又被迫释放的王铣。

    "给老子的,怎么是他?"吴明禁不住自言自语道。

    "吴明兄弟,你认得这员大将?"窦建德和孙林谱异口同声地问。

    "认识。"吴明心说,何尝是认识啊,老子太认识他了,当初和东郡通守张须陀为了抓他,可费了大劲儿了,死伤了多少了兵将啊。

    给老子的,我想起来了。王铣被我擒住押在东郡兵营,我们正祝贺胜利,秦琼和少帅唐森突然连夜到达兵营,表面是犒赏三军,实为访拿于我。为了摆脱唐森的纠缠,无奈之下,张大人、方将军和罗士信兄弟设了一计,将王铣等俘虏放了,引起军营混乱,我和英子才趁机逃出东郡来到河北。

    没想到,这小子跑到这里来了。他挺会找地方啊,看这意思还得到了重用,还是什么三寨主?可是自己跟王铣过节没法跟窦建德这些人说呀,也没这个时间呀。

    王铣怎么来到高鸡泊了呢?因为这个王铣在本书中是吴明的主要对手之一,因此有关他的事咱们这里需要简单介绍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