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东郡郡守杜文举和东郡通守张须陀几乎是同时接到济南府大帅唐壁的命令,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坐镇东郡。

    张须陀是武将,四十来的岁年纪,生性刚烈,为人耿直,胯下马,掌中枪,智勇双全,掌握着东郡的兵权。但他从属于郡守杜文举的,职位上二人也差着半级。只是这个杜文举是个文官,从骨子里看不起这些武将,认为着这些人只会打打杀杀,也只配打打杀杀,没有别的本事,真正治国安邦还得靠我们这些笔杆子。

    特别是张须陀生性耿直,认死理,别看职位低于他,但并不买他的账。有几次还逆他的意志而行之,两个人还止一次地抬杠绊嘴,闹得不欢而散。总而言之,两个人面和心不和。

    这天,接到济南府大帅的命令后,按照惯例,杜文举又命人把张须陀张大人请到郡衙。两个人客套几句后落座,然后杜文举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张大人,你看看这个..."说着,他把唐壁的官信交给了张须陀。

    张须陀借信在手,仔细观看之后,把信又递给了杜文举,笑着问:"不知杜大人有何看法?"

    "张大人,这个贼人吴明也太胆大了,抢劫少帅在前,打死打伤官兵在后。如今跑到我们的治下来了,此人罪大恶极,极难对付,大将来护儿都不是他的对手,这绝不是普通的小蟊贼,肯定是磨盘山贼匪中的头领人物。大帅给我们下了严令,限期捉拿归案。本郡估计他肯定进了磨盘山了,这就得有劳张大人派兵剿贼了。"

    张须陀听了微微一笑:"杜大人,我也接到大帅的命令,正要向你秉报呢..."说着他也从身上拿出一封官文,逞给了杜文举。

    杜文举接过来一看,也是唐壁的命令,让张须陀即刻进山剿贼,捉拿吴明。

    杜文举看完之后又交给了张须陀高兴地说:"张大人,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了,本郡就等你的好消息了。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将那罪大恶极的贼人吴明早日捉拿归案。届时,本郡一定亲自为你摆宴请功!"

    "慢。"张须陀拦住了杜文举,"杜大人,进山剿贼,下官自当尽力,这也是本官的职责所在。只是这个吴明不一定跑到山里了,也不一定与磨盘山的贼匪有瓜葛,这些只是大帅和我们的猜测罢了。眼前,大帅给我们下的这可是两道命令。我带兵剿我的贼,你让衙门明查暗访破你的案,钉是钉,铆是铆,且莫混为一谈。当然,如果有了确切消息,需要下官出兵协助,下官一定不遗余力。"

    杜文举一听脸就沉下来了:"哎,张大人,此言差矣。你身为通守,乃本郡武官之首,守城护郡,保一郡平安,是你份内之事。如今郡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贼匪如此猖狂。你却把这件事截然分开,难道张大人有意推托吗?"

    "哈哈哈...杜大人,抓贼捕盗是你们衙门里的事情,领兵打仗才是下官的本职所在,大人可不要搞错了。如果大人觉得大帅给你的命令有什么疑问的话,可向大帅当明澄清。下官回去要准备领兵讨贼的事了,告辞!"

    张须陀说完充杜文举一拱手,不等杜文举再说什么,大踏步出了郡府,带着亲兵卫队上马直奔军营。

    一边跑着,张须陀心说,姓杜的,你这是巧使唤傻小子呢?两个人的活你想安在我一个人身上。成功了,功劳自然都是你的;失败了,我得替你承担责任,你这如意算盘是怎么打来的?我张须陀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杮子,岂能跳进你的圈套!

    张须陀撂下几句软中带硬的话甩脸一走,把杜文举给蹲这儿了。等张须陀走了以后,杜文举拍案大骂:"好你个犟筋驴!给脸不要脸,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仗着靠山王杨林赏识你吗?唐大帅还赏识我呢?唐大帅那是北平王罗艺的学生,北平王也不次于靠山王。你等着,本郡非到大帅面前告你一状不可。"

    杜文举骂完之后,吩咐一声:"来人,把两个班头给我找来!"

    "是,大人!"当差的出去时间不大,从外面进来两条大汉,一叫程琳,另一个叫银虎,两个人都是一身好武术,进来后充杜文举插手施礼。

    "你们两个先看看这个..."杜文举一脸的不痛快,把唐壁的那封官信扔给了两个班头。

    两个人捡起来恭恭敬敬地传看完之后,相互看了看没言语。

    "看清楚了?"杜文举问。

    "大人,小人看清楚了。"

    "那就好,加派人手马上行动,昼夜巡逻,明查暗访。我限你们两个十日内将贼人吴明和一个小个子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使刀的捉拿归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