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过一天的修整,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征就被一阵鸡鸣声吵醒。

        在一个连只苍蝇都没有的现世呆了两年,李征突然发现那高亢的公鸡鸣叫,犹如情人在耳边温柔低语,相当悦耳。

        “再一睁眼,就是一千年前啊。”李征自认为很有雅兴的说了一句,一骨碌爬了起来,穿上官袍,戴上乌纱帽,连早饭都不吃了,直奔县衙前厅。

        如今李振的住处就相当于单位宿舍,两步路就到了上班的地方。

        此时天色刚微微亮,昨天满脸殷勤的徐县丞,王主薄一干人等都还没影子,倒是储挚和杨大贵早早就到了衙门。

        刚好,李征要找的就是这两个人。

        在找两人之前,李征先测了测两人的情绪。

        储挚跟昨天离别时略有变化,“仇视值”还是1,但“观望值”居然从1升到了3。但这个刘大贵,不知道怎么的,仇视又回去了点,仇视3,观望值直接消失了。

        李征一想,自己后来也没见过刘大贵吧,这货怎么敌视值又升上去了?

        想了会,李征看到刘大贵打了个哈欠,突然恍然大悟。

        储挚的仇恨没有增加,只有刘大贵增加了,说明问题一定是出在刘大贵自己这边,看他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很可能是这货睡一觉就忘了许多事,只记得对自己的印象很差。

        所以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很多人睡一觉可以忘记很多事的……好的坏的,都给你回档到第一印象去了。

        李征对此也很无奈,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至少储挚还算是个靠谱点的人,观望值提升后会不会有什么具体行动?对此李征还是颇有些期待的。

        “储县尉,刘捕头,今天你们有没有事?”李征叫住两人。

        “当然有事了,现在流寇乱窜,我们市场要在周边巡逻。”刘大贵没好气的说道。

        储挚却对刘大贵使了使眼色,让他闭嘴。

        刘大贵貌似挺服储挚的,也不再往下说了。

        储挚恭敬行礼道,“李大人,不知大人有何安排,我与刘捕头愿听候调遣。”

        李征微微一笑,果然还是储挚靠谱啊。

        “既然如此,陪我出去逛逛吧。”

        刘大贵冷哼一声,低声低估,“逛庙会呐,真是闲得慌!”

        李征就当没听见,“你们两等我下,我回去换套衣服。”

        储挚和刘大贵相视一眼,虽然有些疑惑,却也只能等着。

        不多时,李征换了一套便服出来了。

        达化县地处高原,温度较低,该地区百姓又有许多是羌族迁徙而来,所以这里的衣服与中原的唐服有些区别,更像是藏族服侍,上身宽大棉袄,下摆像裙子似的坠着,下身马裤,腰间系着一条宽边腰带,脚下踩着一双马靴。

        这是李征让小翠和春花帮他穿了,他自己穿可是有点费劲。

        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微服私访,李征还是很期待的,他走在两人前面,“走!”

        “李大人,您不备轿吗?”储挚突然惊醒过来,追过来。

        “备什么轿,颠来颠去的,我自己走。”

        储挚看了看刘大贵,两人都是一愣。

        总感觉这个刘大人,似乎与以往的县令有些不同啊。

        大业五年,三月十三。

        隋炀帝广征兵役劳役,从大业元年至今,朝廷强征兵丁不下五百万,大修行宫,修长城,疏挖运河,出征讨伐,役者死伤过半,当时便有“天下死于役”的说法。

        本来赋税就重,现在家中壮丁全被征召走了,只剩下老幼妇孺,这对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刚出县衙倒还好,但走了两条街,李征就发现了明显的不同。

        这里街上的百姓穿着大多单薄褴褛,能穿成他这样暖和的,几乎没有。每个人脸上都显得心事重重。

        路边蹲着一片一片的乞丐,老弱病残都有,大冷天身上衣不遮体,蓬头垢面,手里拿着个破碗,向往来的人行乞却都是无功而返,不时从这些人群里传出痛苦声,哀嚎声,孩子的啼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