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沿途回大逆,民众皆在议论大胭人的狠厉不仁。战争历来残酷,阮雨问我对三皇女出征如何看待。我认为她必败无疑,心中觉得逆安帝这样去削弱三皇女的势力,苦了百姓。

    回府的时候,福音一脸欣喜。福婶急问我我爹的病情,我据实告之。福音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安慰我,“小姐,如今尚书大人能够陪在你爹爹身边,他一定很幸福。”福音的话总是很简单,却很真切。我笑了笑,“是的,如今母父相伴,最好的事,莫过于此。”福音憨憨的笑道,“小姐可算回来了,我新近学了煲当归羊脊骨汤,你和阮雨公子喝着都很合适。”

    我舒展了一下久骑的筋骨,直道,“赶紧的,阿音。好汤好茶备上。”福音抿着嘴乐道,“知道了,很快的。小姐先沐浴吧,一会就好。”领着阮雨去沐浴,他咬着红唇,半天低道,“箫能,你说我是不是也该学学煲汤?”

    我轻咳一声,“你学也成,不学也成。”

    阮雨沉默了一会,扬眉一笑,“要不我们一起学?”

    我试了试水温,让他赶紧沐浴。他瞟了我一眼,嘟囔,“到底学不学?”我赶紧道,“不就是去学厨吗,就是上刀山下油锅,我也陪你。”

    他笑得分外灿烂,“本就是舞刀弄油的事。”我替他解开头发,细细用水清洗,“等将来太女顺利登基,我完成了答应女帝的事。想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他凝视着我,“箫能,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和你在一起。”他的话让我无比喜悦,他海藻般的黑发在我的指间滑过,我忍不住喃喃,“青丝红颜,契阔千年。”他凝视我,眼波流转处华光闪动,良久,我听到他一句轻嗔,“痴人。”

    ◇

    ◇

    回京面圣,逆安帝问我,“家人可好?”我答“尚可”。她称我回来的及时,让我勤练武功,不久当会赴边抗敌,我诺。

    去看了太女逆娴,她有些消沉。我问她,“殿下,您的身体还未痊愈吗?”逆娴研着一方墨,垂着眼睑,“本宫早已痊愈。”

    我直言,“殿下,那您为何没有请命去雁南关?”

    她沉声:“箫侍郎,你当知这是母皇的安排。三皇妹自动请缨。原本,我也不愿与她们争什么。”

    见太女兴致不高,我闲谈了几句,就告了退。出得宫门,我忍不住担忧。箭在弦上而不发,骑虎难下亦无谓,太女如今这番模样,这种境地,逆安帝让我扶持她,还真是为难我。接触太女越久,我越发觉得她不是淡泊,反倒是灰了心。我心中虽然纳闷她会是这等心境的原因,但也不愿探究。

    刘谨死了,雁南关失守,想来赤朱必很难过。听闻此番他也是自动请缨去雁南关,但女帝未答应他的请求。出了太女的宫殿,已快到用晚膳的时间。想了想,我去了赤朱的府上。一份清粥,两碟小菜。我见到赤朱的时候,他正用膳。想起他以前在雁南关和我烤野羊,大块吃肉,大杯喝酒的样子,我不禁叹人事多变。赤朱依旧黑瘦,但精神并不颓废。他见我来了,不禁欣喜,“蕖之,你终于回来了。”

    我笑道,“阿朱,你吃的好清淡。我方才还在想我们以前曾大块吃肉,大杯喝酒。”

    赤朱眼眸一暗,“是啊,那是在雁南关的时候,潇洒无拘。近来我忧心雁南关,胃口不济,所以清淡些。蕖之,你用膳了吗?”

    我摇头。赤朱盛了一碗小米粥递给我,“尝尝,蕖之,雁南关的主食也是小米。”

    我接过粥,喝了一口,道,“阿朱,雁南关一定会收复。你不要太过忧心。”

    赤朱看着我,眼神明亮,“蕖之,那是我的故土。你觉得靠三皇女,可能吗?”

    我不避讳,直道不能。赤朱眼中有些悲愤,“蕖之,你也知道不能。可这天下一局棋,雁南关就成了弃子。我心中怎不悲痛?”

    我只好劝道,“阿朱,这只是暂时的事。”

    赤朱道,“若是可能,我情愿是在那关城,洒尽热血。”

    赤朱的话听的我无话可说,当日千里赴京,有女帝的调遣,也有对我的期盼。如今,他该是意冷心灰。我不是他的良人,这政局也让人不那么从容。然而身为知己,我还是回道,“阿朱,不管你怎么看,我庆幸覆巢之下,你未在那雁南关。人在,一切尚存。”

    赤朱叹道,“蕖之,你说的有道理。那么多将士的血债,还等着我去讨回。再多任性的话,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陪着赤朱喝完粥,吃完小菜。聊了很多,都是政事。临别告辞的时候,我想了想,还是将要娶阮雨的事告诉他。赤朱听了,也看不出神色,他道了句“恭喜,蕖之,你的执着,终于有了回报。”我想起当日曾和他说过的话,“阿朱,我虽然辜负了你的心,但始终会是你的知己。”

    他笑了笑,“不能比翼,能够对饮,也还不错。”我不再劝他再觅良人,国事当前,他没有那份心,我呢,也要安顿好我的亲人爱人,赶赴征程。人生不是生来享受,我如今只希望风雨过后,可以回归我平淡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