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至于周氏,自然是不会为难儿媳妇,那周氏瞧着就是个没脾气的人。若是说定了,第一个周氏便要感激她了。

    "到底也要写信回去听听老爷的意思,都说儿女婚姻乃父母做主,我一个人也不能就此拿定了。"

    赵氏附和着笑道:"也是这么个理儿。"

    里头蒋小姐不禁红了脸,一抬眼见惠儿抿着嘴笑,就瞪了她一眼,和衣躺在船上。

    这些天跟着蒋夫人也拜访过许多人家,不是蒋小姐心高气傲,只是那些人打量她的目光着实叫人觉得怪异,更何况,一个个都是挑剔的目光。她自知过了说亲事的年纪,又是一个庶出,也只把目光放在一些匹配得上的。

    那日躲在屏风后面,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进来,便觉得心好像要从胸膛里跳出来。比起那些出身大户,童若远沉稳的多。

    "小姐您的脸怎么这样红,是不是觉得热?要不我给你打扇吧。"惠儿说的一本正经,眼底的笑意一览无余。

    蒋小姐嗔怪地瞪了她一眼,侧过身,强作镇定地道:"是有些热,使劲扇扇。"

    "我也这样觉得,上京的夏天比咱们徐州都热呢!这日头底下,站一会儿皮肤就晒黑了。不过,童家四姑娘倒是奇了怪了,听说在乡下长大的,今年才来了上京,皮肤却那样白皙。我还仔细看了看,脸上一点儿香粉都没有,小姐,您说她们家是不是..."

    "别说话,我要睡了。"话没说完就被蒋小姐轻轻打断了,耳畔回荡着童若秋说的那些话,家里很是清贫,童若远从小到大连个像样的先生都没请过。那样的人,却深得欧阳先生赏识。

    蒋家虽在徐州,上京也有一两门子亲戚,头些年就听父亲提起过什么欧阳先生,还将大哥二哥送来,可也不知为何,大哥二哥皆未入欧阳先生的眼。而入了欧阳先生眼的,最多在他哪里呆上三年,便定然能入翰林。

    还说起一段佳话,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子弟,读了几本书,便自恃才高,后却屡屡应试不遂,后来去了欧阳先生哪里一年,出来便考了二甲进士。

    说起欧阳先生也是个十足十的怪人,不畏权贵,不管什么来头,他不要就是不要。那些权贵也有恨他入骨的,也有将他奉为上宾的,所以这些年他名声越来越大,门前更是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所谓奇人,大概便是他这样的了。

    赵夫人陪着蒋夫人说了一会子话,便出来让蒋夫人也歇歇。她侧转身往童若秋那边去,蒋夫人虽还没有完全应下,这事儿也十之八九。

    周氏自然欢喜,童若秋朝童若瑶眨眨眼,童若瑶背着众人给童若秋行了个道谢的礼,两人相视一笑,聚精会神地听着里头三位长辈的说话。

    岂料,还没听出什么,外面就传来一道兴高采烈的嗓音:"听说姨妹们来了,怎么不早告诉我一声?"

    话音刚落,只见孙博文从外面走来,一瞧屋里只有童若秋和童若瑶,脸上的神情便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