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童若晨对童若远心里原就存着畏惧,来了一两回,也就打一晃便回去了。可巧有一天,吃了早饭,童若晨又被童二叔赶来这边,童若晨刚走到拱门外,听见四妹在屋里和小玉说话。

    府里丫头里面模样好的也不止小玉,童若晨对小玉另眼相看,也是因为小玉不同其他丫头,专会献媚讨好。焉知也就是因为小玉对他不似其他丫头那般热络,童若晨才对她特别留意。

    小玉主动提出到了这边,童若晨也慢慢的将心思放下了,这会子听得她们在里面说这边人少,须得要人。心思不觉一动,童二老爷对伯父一家倒是甚好,倒不如借着这事儿出去逛逛。

    自去年童二叔回来,便再没出门,如今又闲暇,童二叔愈发把童若晨看管的严。出门倒是可以,可若是童二叔知道了。问起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便是要禁足的。

    童若晨想到这里,就从这边新开的门溜出去了。

    "前些年,夫人还有那些针线功夫好的妈妈,无事也都做些针线拿出去买,小姐的女红这样好,这边人又少,咱们也做些针线拿出去买可好?"

    女孩儿不能出门,闲在家里也只能做这些。在李家村便是如此,可上京到底不同,童若秋她们的衣裳都是找外面的师傅做,可见都有专司。现在听小玉这样一说,童若瑶倒觉得自己见识浅薄了,上京这样繁华的地方,还是有人做针线拿出去买。

    小玉笑道:"是我卖弄了,这上京乃第一繁华之地,可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富贵非常。"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自家便是如此,可见也不单是她一家而已。童若瑶笑道:"上次婶子给了两匹缎面,成色虽不见好,质地却不错,颜色也合宜。你觉得做什么好?"

    小玉思量片刻,笑道:"上次瞧见三姑娘佩戴的荷包,倒是新巧别致,也不见有人佩戴过,倘或做出来。拿去市面上,有人觉得新奇必然会买回去照着样子做。"

    "可咱们毕竟也不易出门,若叫大哥拿出去卖,岂不遭人笑话?"说来说去,也是需要一个年纪略大的妈妈才好。

    童若瑶也暗暗地算过账,家业不同,给下人的月例银钱也不同,老爹现在有俸禄,每月能领取四两银子。除掉家里一应开支,包括给小玉的每月五百钱,也能余下一两银子左右。可倘或家里来个客,忙里忙外一个丫头到底不成,也显得寒碜。何况,老爹已经给大哥看了一门亲,虽然那家不算富贵,可也比他家好。

    哪怕是充充门面也好,也须得多个人才好看。毕竟,去市集采办也不能一直小玉去。她一个小姑娘,虽不是娇养的,去那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到底叫人不放心,她模样又生的好看,谁知道会不会被歹人瞧见生出事端。

    这事儿也在周氏心里悬了好些天,再拖下去,只怕老太太看不过去,要派人过来。没想到,童若晨误打误撞竟然将这事儿办妥了。

    午时回来就领着一位妈妈,童若瑶倒不觉得什么,童若远却蹙着眉头,显然是认得的。至于周氏,眼眶泛红,和那位妈妈对望着,两个人竟都哭了。

    这样瞧来,童若瑶也知道这妈妈必定是以前在童家服侍过周氏的,见童若晨尴尬地站着,忙过来给他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