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疏忽已是残冬,转眼永琰离京已三月有余。自他走后,我便画了一树梅花,每过一日便在一朵花上添上颜色,到今日,恰好已有百余朵。只可叹如今画纸上密匝匝的,却是再也添不了新的枝桠。我只得重又拿出一张新纸另画了一树,只待明日再描颜色。
不过刚刚画完,却听外头报说得宝来了,我忙的叫他进来,却见他冻得鼻尖通红,脸上却是一派喜气洋洋。
“回侧福晋,这是爷给您的信!”得宝从怀里抽出信来递给符珊,又道,“送信的人说了,这是爷独独给您的信,叫您看了别声张,好生收着便是。”
“他也太把人瞧扁了些!”我欢欢喜喜的从符珊手里接过信来,只摸着里头好像还有个什么硬物,小小巧巧的,倒不知是什么。
“送信的还说您要是有回信,总在这两日写好,还是交给奴才,由奴才再转交给他便是!”
我点点头,见得宝的话已说完,便叫符珊引了他去外间烤烤火,好去去寒气。
如今天冷多用炭盆,春嬷嬷便教她们在火里埋些地瓜栗子之类的,闲时用来磨牙最合适不过。恰好方才符珊埋了两块地瓜进去,这会子已是香味四溢,想来刚好能吃。
符珊出去便把帘子放了下来,我忙的拆开信来,却见除了信,果然还有一块玉牌。
我将玉牌拿在手中细细一瞧,却见上头刻着两只白头鹎并一枝牡丹花,取得却是白头富贵的好意头。只是刀功颇有些粗糙,某处纹路里还微微染着红,想是雕刻的匠人不当心割破了手的缘故!
不过转念我便明白过来,这哪是什么匠人刻的,分明是永琰!
心中一热,我赶紧把信展开,上头却不过只有一阙踏莎行。
清晖冷月,萧瑟庭院,
画帘扑动朔风急
只影枯灯映孤窗
独坐残局闲敲棋
默默轻语,盈盈笑意
翠眉描罢正扶髻
侍儿低唤惊坐起
却是佳人入梦来
再没有比他更惫懒的了,千里迢迢的一封家书,不过只写他的一个梦,我心中只暗啐他,低头时看见那玉牌正放在那一纸梅花上,心中一动,提笔便在上头题了一阙点绛唇:
一纸新梅
日添颜色染旧愁
满目相思
问君可知否
东风不渡
朱墙锁重楼
描得这
一树锦绣
与君共白头
这便是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我轻轻在纸上扇着风,只等墨迹一干,便寻了信封来套上,然后又用蜡封了,方交给得宝让他带了去了。
一时心情大好,想起数日不曾见过大妞儿,便携了春嬷嬷一齐去往阿哥所看望大妞儿。
这丫头如今已近半岁,正是咿呀学语的时候,每每我拿着拨浪鼓逗她时,只要她够不着,便会捏着小拳头哼哼唧唧的表示抗议。胖嘟嘟粉团一样的小人儿,很是招人疼爱。
只是今儿个大妞儿却不甚对劲儿,原本圆滚滚的脸如今竟也有了下巴,我逗她玩时,也只是懒懒的,并没有往日那般爱笑爱闹。来时宋氏说她才起,不过转眼的功夫,她却又在我怀里睡了过去。
“嬷嬷你瞧,大妞儿这是怎么了?”
疑惑之下便是心惊,我忙的唤春嬷嬷上前来查看大妞儿的情形,只可惜饶是她这般经验丰富,这会子却也瞧不出什么不妥。
“许是天寒的缘故,咱们不妨叫了宋氏来问问,若真有什么,一听便知。”
眼下也只有这样了!
须臾宋氏来了,行止间却跟往常一般无二。
“我瞧着大妞儿这两日清减了,可是有什么缘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