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是清晨,其实时间完全不吻合,第一次自然醒,整个身心没有早起那种疲倦感,翻身起床的瞬间,身体一搐,从身上传来了疼痛感,转眼一看是昨天晚上看的林清玄的书,不知是该喜该悲,于是便想起了我们经常说的那个字“作”,也叫活该,穿好衣服裤子,还未来得及洗漱,做起了每天的第一件事,拉开窗帘,玻璃窗上被外面的雨水打湿,这个季节的雨来得总是很随意,值得一提的是,早已立夏,每天应该见到的是毒辣的太阳,尽管你出门频繁的话要被晒黑,但已习惯了这里的天气忽冷忽热,昨天的你还是短袖搭一件短裙就出门了,但今天,你只能床上外套,长裤加身。被雨洗礼的时候往往还有点风,会使人觉得天气还有点冷,不过还好,我就静静地站在窗边,欣赏着下着雨的学校,年代感还是那么强,不过,空气好了很多,地处庐山脚下,自然,很容易就能看到庐山的面目,哪怕只是一部分。

    向远处眺望,因为女生宿舍楼高度的阻挡,影响了视觉所见的范围,但还是看到了,下雨后的庐山,由于海拔高度相对我们较高,被雨侵袭过后,山顶连接天空的部分受到老天的眷顾,有一层雾气,游离的很是值得观赏,不知不觉,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那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在李白的笔下,这一现象到了至美状态。因这一句,我曾有一次特地上山想去感受一下,但由于天气原因,上去后并没有看到,当然,心里也没有很大的失落感,因为我看到了另一种美,青葱翠绿,苍松挂在山间壁崖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为它披上了古朴的外衣,而今天,我站在窗边,再次感受庐山,又是一种感觉,本身灰色的心情,也不在惆怅,望雨生烟,这是真实的写照。

    苏轼有诗句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这句话里的缘字让我很是有好处。为什么不是愿而是缘呢,因为,生在此生中,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东坡是这样想的。

    那我是怎么想的呢?关于庐山,不想去说太多,而是有时间就上去看、听、闻。因为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亲身去感悟,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