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皇帝的态度一天三变,无数人都在揣摩其中深意,莫非废太子还有机会?

    江图挨打,顶着一张伤痕累累的脸颊出宫,消息很快传遍朝堂内外。无数人都在猜测,莫非失宠了吗?

    ……

    神器营和神锐营终于彻底退出京城,秩序恢复,百姓们再次走上街头劳作赚钱,看似一切都没改变,京城还是以前的京城。

    然而,事实上,身处其中,才会切身感受,经此一事,市井萧条,百姓口袋里没钱了。原本小有积蓄的家庭,积蓄耗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原本日子还能过下去的家庭,陷入赤贫。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则是负债累累。

    对朝廷官员来说,这一个多月,是一场艰难的斗争。斗争结束,一切回归。除了太子被废,仿佛什么都没改变。对于京城的百姓而言,这一个来月,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生活陷入了煎熬。

    连带反应就是,工价低了,钱更加难挣。偏偏这个时候,粮价开始上涨,一日一个价格,逼得市井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这日子是越发难熬了!

    走进侯府后巷,这里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外面的风风雨雨都飘不进来。物价上涨,对这里居住的人有影响吗?影响很小。

    居住在后巷的人,基本上都是靠侯府吃饭,侯府不倒,大家的饭碗就稳稳的。粮价上涨,那就去族里买低价粮,比市场价便宜个两三成。只供应陈氏族人。这是陈氏一族的福利,是侯府仅有的几个照顾族人的福利措施之一。

    陈观楼拿着布袋,也去买了十斤福利粮。原价转卖了五斤给春香嫂。

    春香嫂家里人口多,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偏偏她老公是外人,并不是侯府家生子,连带着几个孩子也不能享受福利粮的优惠,弄得一家子人天天都吃不饱,得省着粮食。

    春香嫂很是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你把粮食分给我,你自己够吃吗?”

    “我天天在天牢吃食堂,五斤粮食够我吃半个月的。吃完了,我再去买。”

    “楼哥儿,太谢谢你了。你是不知道,现在外面的粮价涨得有多夸张,上午去和下午去都是两个价。真不知道这世道怎么了,之前官兵肆虐的时候,粮价都没有这么疯狂。官兵退走了,粮食反而疯涨。”

    春香嫂最近憔悴了许多。他们家本来算是小有积蓄,背靠侯府,日子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近粮价疯涨,积蓄肉眼可见的减少,虽说还不至于借钱度日,可她内心却避免不了惶恐不安。算了又算,自家那点积蓄支撑不了多久。她现在就盼着孩子们能少吃点,别一整天都叫饿,盼着朝廷赶紧想办法将粮价打压下去,盼着夏收赶紧到来。每年夏粮入库,粮价就会应声而跌。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上涨难免。”

    “但也不能涨得这么疯吧。”

    “人心乱了,粮商们精明得很。”

    人心乱,物价就会跟着乱。大家对朝廷没信心,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粮价。

    春香嫂唉声叹息,“那你说我们普通小老百姓该怎么办?”

    “等夏粮入库,你们还是多存点粮食,别存钱了。”陈观楼提醒了一句。

    春香嫂顿时就急了,“楼哥儿,你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你可别瞒着啊!”

    “我哪有什么内幕消息。不过有的事情,还是能猜到一点。太子被废,其他皇子都有了机会,朝臣们也将开始站队拉帮结派。朝堂混乱,地方上肯定也会跟着乱起来。只要一个环节乱了,粮价就会跟着上涨。总之,多存点粮食肯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