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彪摇了摇头,小鬼子全力防守的情况下,有些啃不动。需要投入重火力,仅靠手上的山炮轰不开。

    但山区又难以展开重炮团,路基条件摆在那,没办法汽车拖拽。

    要么丁伟下决战的命令,同志们靠炸药包也能冲过去,硬冲鬼子阵地,伤亡会有极大增加。

    这个命令,丁伟绝对不会盲目下达,不具备决战条件的时候,三大纵队保持攻击的主动性,守住热河地区就够了。

    守热渗辽,保持对关东军的作战主动权。

    但有了新的重机枪,未必不能考虑突击作战。不用考虑水冷,减少勤务兵的操作,可以让部队的支援火力进一步加强。

    张大彪的第三纵队,钳制着23师团72步兵联队,野炮联队,以及部分搜索联队兵力。

    依托山区打造了很多防空洞,不仅能防炮,还能防飞机。

    后方的山路也多有修缮,方便车马运输,跟后勤物资的运输。

    大批的重机枪拉到第三纵队司令部,张大彪的眼都亮了。苏式武器好东西,气冷重机枪更适合东北天气。

    一旦到了受冻季节,水冷重机枪找水都麻烦。

    部队内基本上九二式重机枪跟水冷重机枪掺杂着用,九二式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是气冷式重机枪。

    大彪咧着嘴一笑,“司令员这是从苏联老大哥那拿到好东西了?”

    “几挺重机枪而已,算什么好东西。”

    “不对啊,我记得还有新式坦克呢,怎么没看到呢。”

    张大彪的消息倒是挺灵光,知道丁伟弄了几辆t34。

    “热河的路基条件差,拉不过来。”

    “您早说啊,我亲自去砸石头,把路基拓展,让坦克通行。”

    张大彪摆出要修路的架势,连夜就要修出一条公路来。

    被丁伟给拦住了,这小子还有股愣劲儿呢。

    区区几台坦克而已,哪还有纵队司令的样子。

    热河就不适合坦克出入,还是要从锡林郭勒、多伦、林西方向压进,那里条件稍微好一些,可以支撑坦克集群冲击。

    突破山口,就可以横插平原地区。

    坦克没必要上山沟里来闹,还是要在平原上闪电突击。

    针对正面战线,丁伟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后,再决定接下来的动作。

    既然鬼子以防守对峙为主,绥热察军区也可以接受对峙,加强山区建设,完成地方的土地改革,吸纳更多的兵员。

    把群众基础搞好,扩展根据地也是一种进步。

    有了群众基础,可以拿到丰富的后勤资源,靠群众肩扛手提,都能把武器运输到一线,两条腿比汽车飞机还快。

    随后分别到第一纵队、第四纵队查看情况,丁伟对一线的情况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关东军第三方面军也就一个23师团,恰恰这个23师团,顶在了纵队的前列。

    依托赤峰、朝市、阜新三座城,构成了三角形防御阵地。

    强攻伤亡大,不攻又无法突破这条防线。

    王超所在的第五纵队反而攻势更顺利,通辽地区的伪军跟鬼子防御薄弱,被连续突破了几个据点后,才反应过来,增强了防守。

    大片平原地带,给坦克旅展开制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