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将人皮纸收入广寒葫芦,阎四夕在月光下运起十三丹经,身躯柔若无骨,做出各种常理难以形容的动作。

    蛇缠虎跃、虎扑尾扫、金鸡抖翎、扳枝摘桃、猫蹿虎奔、熊蹲龙变!

    山崖边秋风萧瑟,传出阵阵龙吟虎啸、猿啼蛇嘶,阎四夕将虎豹雷音与筋骨齐鸣发挥得淋漓尽致。

    末了缓缓收功,肉身八万四千孔齐齐张开,犹如百兽齐嘶、飞鸟齐鸣,将山风呼啸的声音都盖过。

    不料当阎四夕转过头的时候,看到的是帝辛冷笑连连,将手中酒坛朝着阎四夕脚下掷来,“武魁首一世英名,就教出你这么一个废物?”

    阎四夕不明所以,抱拳低头问道:“晚辈学艺不精,还请前辈指教。”

    “老子当年须弥宫未废时,修行的是大商皇朝紫微帝心诀,也是柔拳法中的至高武法。虽无名师教导,却也知道按部就班修炼,是练不出肉身极境的。”

    帝辛站起身来,一步跨出来到阎四夕身前,一指点出,封住他体内的十八地狱图录内炁以及法力。

    “同时修行十三丹经、十八地狱图录,你们师徒想刚柔并济,野心当真大得很,居然还真让你们走通了。

    不过蒋子文未曾达到柔拳法肉身极境,就让老子来告诉你,为何此境会被世人称作千生万死!”

    帝辛一把捏住阎四夕的后颈,像提着小鸡一样来到山崖边。

    阎四夕低头俯瞰,山下云深不知几许,生出不妙的预感。

    这座山崖垂直向下,与比邻的高山足足有数十丈之远,云雾中透出的崖壁更是陡峭异常。

    阎四夕后颈陡然一松,试着将身旁一块巨石掷落山崖,在心中默数着时间,“一、二、三……十二、十三!”

    足足十三息过去,阎四夕才听到巨石坠落传来的轰然声响,“逾越百丈之高,以我如今的体魄,掉下去非死即伤。”

    “现在,给老子从这里跳下去!”帝辛狞笑着道。

    阎四夕满脸错愕,呆呆看向帝辛,“您说什么?”

    帝辛双臂环胸,狞笑道:“怎么?怕了?刚拳法的肉身极境为千峰万壑,需经历无数苦难方能功成。而柔拳法的肉身极境称之为千生万死,本就是在生死之间挣扎徘徊,才能有希望修成。”

    公孙起来到山崖边,低头望向山崖下,神色恐惧,“柔拳法如此恐怖,那些王侯子弟要如何修成?”

    帝辛嗤笑一声,道:“你修炼柔拳法时,是不是进展如同龟爬,内炁淬体全靠十八地狱图录内炁?你以为柔拳法至柔至阴,淬体当真就不如刚拳?”

    这话说得阎四夕瞳孔收缩,瞬间就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两种武法的淬体效率,确实相差甚远。

    阎四夕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十八地狱图录的内炁破坏肉身,并以十三丹经内炁加以修复。

    看似两两结合、刚柔并济,实则是以刚为主、以柔为辅,并未真正发挥十三丹经的妙用。

    平心而论,若是单靠十三丹经内炁淬炼体魄,此刻怕是连两千斤巨力都未达到。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生于心,显于身。柔拳法更注重武徒资质,需在生死一刻间激发肉身潜力,使内炁奔腾如海啸、摧折如山崩、大势如天倾。讲究极致爆发,而非如刚拳般立竿见影。”

    阎四夕伫立在山崖边,脸上神色挣扎,不知不觉,额头已是冷汗滚滚。

    即便他有者字秘在身,若是坠崖后摔得粉身碎骨,再强的秘术也是无用。

    百丈高崖对他来说,已经是濒临死亡的危险线,若是一个不慎,很有可能身陨道消。

    眼见阎四夕迟疑不决,帝辛眼神变得越发淡漠,冷笑道:“就你这贪生怕死的心性,还想报族灭之仇?

    你那两个兄长早已在真人之下称雄,说不定已渡过三灾九难,得享真人果位、长生不死,而你连练拳的勇气都没有?”

    阎四夕听到这话后,精神一振,心中的恐惧瞬间消失,牙关紧咬,纵身跃下山崖。

    风声簌簌,他的身体不再脚踏实地,径直往山崖下坠去,甚至在重力加速下越来越快。

    耳边风声呼呼,宛如鬼哭狼嚎,愈发凄厉。

    阎四夕在空中思维凝滞,有无穷无尽的恐怖自心中生出,一瞬间便占据他的脑海,令他无所适从。

    心魔丛生,魂不守舍,连施展拳法的心思都生不出来,只觉得强烈的生死危机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生于心,显于身!

    这绝不是一句虚言,没有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人,绝对无法领会其中真意。

    阎四夕这一路走来,经历过生离死别之苦,经历过天劫灭世之威,经历过道术爆发之险。

    多少次险死还生,多少次转危为安,但其实都只是重伤,未曾体验过真正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