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过三轮的唇枪舌剑,吴蜀两国最终达成协议。
  吴国默认交州为蜀汉疆土,蜀汉归还东吴被俘虏的三万三千将士,从南海郡走陆路经建安郡返回东吴。
  吴国也没有继续追究玄武宝玉以及丢在南海郡的船只和装备了,姜维抵死不认,吴国也没有证据,只能从长计议。
  至于丢掉的水师,要回的难度和要回交州并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蜀汉好不容易有了一支水师,打死也不会还给东吴的,故而最终也只能作罢。
  只要三万丹阳兵以及还未投靠蜀汉的三千水师兵马能够平安返回东吴就好。
  两国重新签订盟约,约定两国世代盟好,永不相犯。
  在刘禅的亲自见证下,诸葛瑾作为东吴大使,姜维作为蜀汉大使,双方各自在盟约上签字,盟约约定:汉吴世代友好,永不相犯,共抗曹魏。
  签订盟约后,刘禅还亲自宴请了东吴的大使诸葛瑾,以及东吴的使团,并且邀请了诸葛恪出席。
  诸葛瑾原以为诸葛恪在蜀汉一定会吃尽苦头,他原本做了许多的心理建设,努力的劝自己,诸葛恪性格过于狂傲,受一受苦也好,正好磨一磨他的性子。
  没过多久,诸葛恪也一身华服、风度翩翩地来到了宴会场。
  见到诸葛瑾,诸葛恪激动不已,赶紧驱步上前,跪拜道:“父亲大人!”
  诸葛瑾赶紧扶起诸葛恪,一向溺爱诸葛恪的诸葛瑾,仔细地打量着诸葛恪,细致地查看诸葛恪有没有受伤,到最后诸葛瑾意外的发现,诸葛恪不但没有消瘦,反而长胖了不少。
  只得说道:“恪儿,你……你受苦了!”
  紧随其后的诸葛瞻也拜道:“小侄诸葛瞻,拜见伯父大人!”
  诸葛瑾赶紧把诸葛瞻扶起来,笑着说道:“我听说蜀中人人都夸你是小诸葛,今日一见,果然很有灵性呢!”
  夸完诸葛瞻,诸葛瑾朝诸葛恪问道:“看来蜀汉果然有大国雅量,并没有虐待我东吴将士,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啊!”
  诸葛恪笑着说道:“是的父亲,蜀汉一直待我等如上宾,从未欺辱我等,可见蜀汉乃是文明礼仪之邦,姜维也是位很有风度的大将。”
  诸葛瑾笑着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事,赶紧问道:“怎么不见朱异?他不是跟你一起出征的么?”
  诸葛恪脑子“嗡”的一声炸开了,心中惊道:“糟糕,这些日子在蜀汉过得安逸,竟把朱异忘了一干净!”
  于是赶紧尴尬地对诸葛瑾说道:“我与朱异是分开关押的,朱异现在何处,我也不知道。”
  很快刘禅来了,姜维和邓芝也收到邀请,位列席间。
  刘禅笑呵呵地看着诸葛瑾,对诸葛瑾说道:“子瑜大使乃是我大汉故丞相诸葛孔明的兄长,在东吴久负盛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度非凡啊!”
  诸葛瑾赶紧拱手谢道:“陛下过誉了!”
  既然人已经到齐了,刘禅便要宣布宴会开始。
  诸葛瑾却突然说道:“陛下,我东吴有一名将军,名叫朱异,乃是东吴名将朱桓之后,据悉此人现在就在成都,可否求陛下给一个恩典,将他释放!”
  “还有这等事?”刘禅一脸狐疑地看着姜维。
  姜维感激说道:“陛下,确有其事,当日我大军凯旋归来时,走在三百俘虏最前端的,便是朱异将军。”
  刘禅顿时一副很尴尬的表情,对诸葛瑾干笑道:“原来如此,这些都是小误会,黄皓,你速去一趟俘虏营,把朱异将军释放了!”
  黄皓赶紧领命要走。
  姜维赶紧补充道:“且慢,黄公公,劳烦先带朱异将军好生洗漱一番,换一身衣裳,再将人带给诸葛瑾大人。”
  黄皓赶紧点点头,匆匆走出了宫殿。
  于是宴会很快便进入到觥筹交错的环节,吴蜀两国使团各自尽兴,仿佛两国从未发生过任何冲突似的。
  毕竟汉吴世代友好嘛!
  宴会到了最后阶段,黄皓才带着朱异一瘸一拐地走到殿内。
  诸葛瑾见到朱异,原来有些醉醺醺的酒意一下子惊醒了过来,赶紧朝朱异奔了过去。
  只见朱异整个人已经瘦了一圈,显得形容枯槁,脸上还挂着伤疤,虽然穿了一身上好的蜀锦长袍,但手上、脖子上,四处都是细细的伤痕,可见在蜀汉没少遭遇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