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当米拉说出此句,众人无不愕然。
  这句话暗含的最大的隐喻——那位至尊的陛下插手了一位小小子爵的继任仪式。
  若米拉的插足是在小池塘里塞进一只巨鲸,皇帝的出手便相当于抛下了一枚核弹,直接将整个池塘连及周围彻底炸毁。
  十万个为什么从众人心中飞驰而过。
  李永的心头徒然一沉。
  血族对帝国的渗透竟然达到如此程度?
  作为帝国之主,维持既得利益者,皇帝没理由投靠血族。就算真是如此,将目光放到偏远的红森领显然也小题大做。
  不然他真地很想问一句“陛下何故造反”。
  从菲利克斯知晓过多的讯息, 以及米拉皇妃的插足,显而易见,这位皇妃方才是和血族有所联系之人。
  而在他的慧眼专长下,米拉头上显示的却并非黑框。
  但这也不在他的预料之外了。
  现有的经验、情报来看,与血族联系的人类之中,越是高层者, 越是不会将自身转化为血裔, 而是保持独立自主性。
  当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可能性,即是米拉并非投靠血族,仅仅只是为帮助莱恩哈特这个外甥而横插一脚。
  不过直觉告诉他,十有八九不是如此。
  德拉古的微笑,米拉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态度……种种表现,让他不禁给出否定的答案。这两人之间,必然是认识的。而德拉古必然和血族有所牵连。
  然而,他还是很疑惑不解。
  作为皇帝之妃,到底是怎样的缘由,会让身份如此尊贵之人蹚这一趟浑水?
  而这小小的红森领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隐秘,汇聚了如此多大人物的视线?
  来不及多想了。
  虽然很遗憾,但恐怕红森领这个“新手大礼包”他是没能力吃下了。
  正当此时,阿雅娜宣读的皇帝敕令却打断了他的思绪,让他惊讶地抬起了头。
  金色的敕令文书被阿雅娜紧握手中,金色透明的立方法阵将整个主席台笼罩,让接下来的内容不再为民众所知。
  “经举证发现, 于红森领境内发现复数的小型深渊裂隙。贤人会调查判定, 红森领内已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型深渊通路(即稳定存在的深渊裂隙), 故而在此深渊通路封闭之前, 会不断产生小型深渊裂隙。
  现下令,由康奈德子爵继承权所有者探查找到此深渊通路,将之解决者便为下一任康奈德子爵。
  每一位继承人将各自得到一队由光明教会派遣的执行人员辅助,除此之外,只能依靠自身及其麾下之力,不允许其他贵族家族插手、提供帮助。
  考虑到长子莱恩哈特·康奈德身负镇守北境深渊通路的工作,故排除在此任务之外。
  若在限期,即龙王祭到来之前尚无继承人解决此问题,则由莱恩哈特·康奈德直接继承子爵爵位。”
  这是一个乍听之下便有重重矛盾、颇具疑点的敕令。
  明明已经确定深渊通路的存在,为何不直接派大军调查并镇压,而要将之作为选择一个小小子爵继承者的命题。
  就算将任务发布给子爵候选者,为什么又要禁止他们向“其他家族”寻求帮助?明明是十万火急,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否则,像卡雅的故乡,哈姆村那样的惨剧必然会持续发生。
  若非篡改皇宫敕令是死罪,李永都要怀疑这份敕令是有人特意修改后的结果。
  不过可相比于他先前的猜测,他已然无法染指子爵爵位的这一结果,这个敕令却有给出了缓和的余地,仿佛特意在彰显“我们并非强权, 以势欺人指定谁来继承爵位”一般。
  可李永宁可不要这个余地。
  上次那个极小型深渊裂隙里冒出来的就是一个最次青铜位阶的恶魔, 都不知道从那稳定的中型深渊裂隙里会冒出什么级别的怪物!
  看起来,敕令之中提到的指派一队光明教会的执行者方才是解决问题的主力,但根本没有保证他们的实力。
  毕竟,从这么多附加条件不难看出,这个任务的主旨已不是“解决深渊裂隙”,而是“选定子爵”。
  卢娜脸色微变,在阿雅娜宣读完毕后惊呼出声:“这不可能,那位陛下怎么可能为一个子爵的继承问题发出一份敕令!”
  “不可能?”
  米拉面纱之下的脸上浮现嘲讽笑容:“我的好侄女,你是在质疑陛下敕令的真实性吗?一旦猜错,这可是能够被列为大罪状的哦?”
  米拉心中暗笑。
  那位陛下当然不可能关注一个子爵的继承问题,之所以发出这份敕令,却是因为这件事的牵扯众多。
  要不然,这份敕令绝不会这么长,至少不会有什么“限制其他贵族帮助”之类的鬼要求。
  至于将期限拉这么长,会不会有意外变数,以及一个子爵领内的领民的生死,这些都那位陛下的考虑要件之内。
  贤人会以及判定这是一个中型的深渊通路,它若要扩张为和北境相比的超大型深渊通路,每个十几年是绝无可能。
  神光帝国五千年来出现过不止一次新的深渊裂隙,但只要在它成为大型通道之前封闭便不会酿成大祸。
  而今北境深渊通路隐有爆发态势,南境的问题暂缓亦是合情选择之一。以及最重要的……她吹了个枕边风的缘故。
  说来好笑,她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找到这样一个方案,还是她这位可爱的小侄女的缘故。
  而以卢娜的智慧,在短暂的惊愕后,无数思维的火花在脑内碰撞,已然反应过来。
  ‘经举证发现……是我前几日上报的那条消息成了导火索?’
  卢娜有些难以置信,可顺着这个思路,曾经在脑海中浮现过的猜测逐渐连珠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