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河东。

    天苍地茫。

    司马懿悠悠坐在马车里,心神不宁。

    “唉。”

    “应该再等等的。”

    决战,并非他的愿望。如果能够拖延下去,或许蜀军就会露出破绽了。

    两军对垒,谁急切谁输一半。

    司马懿很沉得住气,战术与刘禅相同。

    防守,他有绝对的信心。现在变成了进攻,变数也就多了。

    司马懿无法肯定,他还能不能保持胜算。

    魏军三十万众,在数量上超过了蜀军的二十万。

    按理说,他应该不虚才对。

    哪怕面对关羽、张飞,司马懿都有一定的信心。

    唯独面对刘禅,他心中没有数。

    因为刘禅很擅长防守。

    如今魏军向河东推进,代表着运输、补给线会变长。

    为了支撑起大军后勤,魏国征召了最少五十万的劳役。

    这意味着什么?

    司马懿不可能偷懒、对峙下去了。

    否则魏军一定会崩溃。

    兵贵神速,道理很明白。

    关键在于,如何突破刘禅的防御?

    河东广阔,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战场。

    蜀军的士气又极其高涨,军心凝聚。

    其甲士数量,并不少于魏国。甚至在工艺方面,更胜一筹。

    这一战,蜀军占据地利,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

    司马懿唯一占据优势的,只有魏国的骑兵了。

    魏骑五万,超过了西凉铁骑。

    不过马超十分谨慎,不会轻易接战。

    他如何破刘禅的乌龟壳?

    司马懿忧心忡忡。

    如果蜀军愿意在上党地区交战,或许魏军的胜算能加一两分。

    只可惜刘禅果断地撤退了,退到了河东。

    这一策略,看似在畏惧魏军,实则不然。

    司马懿心如明镜。

    “报!”

    马蹄声响起。

    “先锋许褚、许仪,已抵达河东,突进至安邑外一百五十里!”

    司马懿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这一场大战,很可能在安邑爆发。

    安邑,也是刘禅防御的重点,集结着汉军的主力。

    “让曹真的骑兵,保护先锋部队的突进。”

    “不要给蜀军任何机会。”

    司马懿补充了军令,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战术。

    曹叡有意提拔一名宗室,与司马懿相互制衡。

    以前曹真是最合适的。

    可是接二连三的作战下来,曹真都没有取得战功。

    曹叡只能选择相信司马懿。

    这也是被逼无奈。

    曹叡有压力,司马懿也有压力。

    刘禅自然不能免俗。

    魏军的军势极强,倘若不能挫其锐气,汉军很可能会吃亏。

    因此,汉军斥候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许褚的先锋大军。

    可随着曹真的保驾护航。

    刘禅不可能对魏先锋动武了。

    骑兵对决,实在没什么优势。

    而且河东也适合骑兵作战!

    战马纵横驰骋,根本无法阻挡。

    唯有依靠城池。

    刘禅完善了安邑的防御,也在三天后,迎来了魏军的主力。

    许褚请求搦战,司马懿却没有同意,只是道时机还没有成熟。

    许褚的年纪,也不小了,岁月不饶人。

    不过,司马懿没有怯弱,为了给朝廷交代,他下了战书,派人送至城内。

    刘禅一看。

    决战?

    似乎很不错的样子,倘若魏军的数量,势均力敌的话。

    刘禅决定,先耗魏军几天,卸掉他们的威风。

    翌日。

    天光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