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祁元询和太子两个人去面见天子的时候,天子并没有对这个请令诸王、公主奉养其母疏表现出什么反应。

    或者说,天子平静过了头。

    老爷子没有说自己的意见,反倒是用比平时稍显虚弱的声音问了一个问题:“这是谁拟的奏章?”

    祁元询抑制住自己想捏袍角的冲动,静立在太子身后离他有半个身子远的地方:“回皇爷爷,是孙儿。”

    “哦,询儿啊,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的?”

    祁元询原本是觉得此事十拿九稳的,可是天子如今平静过了头,他却渐渐觉得有些慌了起来。

    “孙儿想着,母子天伦……”祁元询乱七八糟地胡诌了一通,什么有了儿子以后对亲情有了新的了解,什么自己自幼在京师与年少的诸王皇叔们交好、如今自己与父母阖家团聚、若皇叔们未来有机会奉养其母岂不美哉,还有什么公主与驸马成婚后,公主奉养其母,天家公主也能得到更好的关注,防止驸马言行不端使公主受委屈之类的事情发生。

    理由很高大上,细论起来,其实还是有点扯的。

    天子对祁元询的理由照单全收,却抛给了他另一个问题:“朕在泉下若无人伺候,感到寂寞了,又该怎么办呢?”

    一旁的皇太子看着天子只挑着祁元询问,还问到了这个点,在边上不由得一阵着急。

    若让皇太子来说,天子九泉之下寂寞了,那就送人下去陪他嘛,多大点事啊!

    可是换成自己这个傻儿子,还真不一定会说出什么话来!

    “皇爷爷身体强健,如今不过是偶染小恙,何以说出这样的话来?”祁元询一开口,皇太子的心就放下了一半,总算儿子没有傻到底,但另一半的心还是悬着,得看祁元询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况且,恕孙儿失言,皇爷爷若见到了皇祖母,怕是想不起这些后宫佳丽了。”

    祁元询所说的皇祖母,自然是天子的发妻、孝慈皇后。

    他这个回答自然是取了巧,但天子还就听得顺耳。

    孙子赞他与发妻情比金坚,天子自然高兴,也就没继续问下去,而是转向了太子。

    若说天子在祁元询这个孙子面前,展露出的面貌更多的属于祖父这个角色,那么当他在和太子对话的时候,更像是君臣对话而不是父子交谈。

    祁元询说话能得天子认同,主要是因为他是天子孙子,天然就更多一份宠爱。

    至于他爹,前有受宠长兄,后有受宠幼弟,能成为天子诸子中声望最隆、声名最贤者,当然是因为能力极强。

    天子与太子二人交谈过程,祁元询都仔细听着,过了约莫一刻钟,两人才定下了处理方案。

    不少原定殉葬的妃嫔都是诸王、公主的生母,既然太子不需要天子令其殉葬、肃清后宫,那人当然就留给他了。

    可是陵寝之侧什么都不随葬,那也有失天家气度,便似后世发掘出的始皇陵一样,随葬各种类型的佣,又按照建议,陵寝附近为各大臣、妃嫔预留了随葬空间。

    殉葬之事解决,后续一切工作由太子接手,写了奏疏的祁元询还是没逃过爷爷“爱的关心”。

    他被天子派去主管宝钞贬值一事。

    当然,这里面还有太子的意思。

    祁元询这个太孙太会找事,就算最后对东宫有利,太子还是被他的胆大妄为吓了几回了。

    如果放在祁元询的前世,他爹一定会送给他一个称号:熊孩子。

    这回天子倒是和太子一样的想法。

    天子和太子已经算是典型的政治生物了,祁元询却还没有修炼到家。

    不管他的说辞有多完美,在天子和太子看来,他胡乱散发好心的次数也还是太多了,若是被儒臣把住了脉,带成了宋仁宗那种唾面自干类型、被大臣数次打脸都能忍下来的“明君”,那就是天家不幸了。

    是以这两位,这回要好好挫挫祁元询的锐气。

    既要挫祁元询的锐气,好生磨炼他一番,又不能磨炼坏了,让别人留下一个皇太孙不堪重任的印象,这任务自然要精挑细选。

    太简单的不行,太难的也不行。

    几番选择,最后选中了宝钞贬值一事。

    这其实不是个新鲜事,宣武八年,宝钞刚发行的时候,一贯值米一石,和一贯铜钱的价值是完全相等的,可是越到后来,这宝钞的购买力就越不济,面值与实际使用价值越发不相匹配了。

    朝廷为了维持宝钞的购买力,屡发诏令,又做出了种种限制措施,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

    饶是如此,宝钞的购买力依然每况愈下。

    朝中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在天子带领下都只能勉强维持的事,让太孙来主持,若要有什么新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这也是天子和太子的目的。

    既让太孙知晓了挫折的滋味,也不会让太孙因为处理事情不力而留下无能的名头。

    祁元询:我真是谢谢你们了啊!

    若祁元询是纯粹的古人,还真找不出什么有新意的处理办法,可是他的前世是现代人啊!

    若说长久解决宝钞贬值的方法,他还真能找出一个来。

    宝钞,其实和现代官方发行的纸币并无多大的区别。

    国家有“钞法”,规定了宝钞的发行、流通等一应事宜。

    宝钞的材质固定,为桑树皮纸,外观呈青色,如后世一样,为了防伪,有专门的龙形花纹与防伪篆文。

    同时为了防止伪造宝钞,朝廷量刑非常严格,一旦有人被查到,便是死罪,主动举报的,举报人则有重赏。

    宝钞的发行使用等许多方面,朝廷都考虑到了没错,但是宝钞的价值愈发贬值,流通受到影响,也绝对是朝廷自己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交子、会子、关子、交钞、宝钞等,都是前朝发行过的纸币名称。

    天子穷苦出身,一应典籍,大部分都是照搬的先人,宝钞也不例外。

    前朝原朝便发行过宝钞,说来惭愧,前朝的宝钞货币贬值速度比本朝慢,在最初发行的一段时间,其宝钞价格一直很稳定。

    维持宝钞价值稳定的诀窍,就在前朝的一条兑换制度上——其以白银为本位,任何持交钞、宝钞者皆可按银价到官库将之兑换为白银。

    本朝为了维持宝钞价格稳定,甚至于规定交易不可使用金、银、实物,只可使用宝钞与铜钱。

    因此遇上大额交易,百姓只能使用铜钱。